锲而不舍

中国汽车品牌试图攻入西方市场

第二次会有好运吗? 

大约15年前,中国车厂第一次真正出征欧洲市场告败,那一次是自讨苦吃。它们的车太糟糕了。华晨汽车的“BS”系列(就叫这个名)质量低劣,外型也没什么“设计”可言。自那之后,中国的汽车产业已扩张至世界第一大规模,其产品相比当年也已有了天壤之别。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,其中许多车都绝不是瞎胡闹的。同时中国也已是动力电池的超级大国。

青睐电动汽车的欧洲再次进入中国的视线。挪威有着慷慨的优惠税收政策,每售出五辆车就有四辆是纯电动,一直以来充当了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。现在,中国企业正向欧洲大陆发起更广泛的攻势。10月7日,对标特斯拉的蔚来汽车在柏林展出了三款新车型。在10月17日开幕的巴黎车展上,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将公布各自欧洲计划的更多详情。

丰厚的补贴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创造了巨大的国内市场,激励了传统车厂和造车新势力。比亚迪的插电式汽车(其中一些属于混动而非纯电)如今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。能否…